隨著網絡自媒體的迅速發展,微信公眾號、抖音、快手等網絡賬號的功能不斷拓展,依托網絡平臺已形成新型電子商務模式,其財產價值屬性日益凸顯。該類財產的分割和歸屬問題,成為離婚案件當事人爭議的新類型焦點。近期,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離婚糾紛案,成功解決了夫妻一方注冊運營的自媒體賬號的歸屬及價值分割問題。
五年前,小美刷到一個以日常趣味生活為主要內容的快手賬號,對視頻中幽默又有才華的男主角小帥一見鐘情。兩人的戀情從網上發展到線下,最終修成正果并登記結婚。婚后,小帥又注冊了同名抖音賬號,粉絲量迅速發展到300多萬,經營短視頻自媒體賬號成為他的主要收入來源。
然而,小帥因運營賬號時的劇情編排需要,經常邀請他人擔任女主角配合出演,最終導致小美與小帥發生爭吵猜疑至感情破裂。離婚過程讓小帥無心再維護賬號,其賬號停更一年多。
訴訟中,雙方均同意離婚,但在夫妻共同財產分割中,對由小帥運營的300余萬粉絲的抖音賬號、10余萬粉絲的快手賬號的歸屬和價值問題產生爭議。
小帥在法庭上表示,這兩個短視頻賬號一直是由他負責策劃、維護、經營、拍攝、設計,小美從未參與運營,該兩個短視頻賬號具有人身屬性和不可分割性,應當屬個人財產。另外兩個賬號停更一年多,以后是否繼續經營還不確定,已經不具有價值。
法官審理后認為,訴爭運營的抖音賬號是婚后注冊,快手賬戶的粉絲量也是婚后發展起來的,兩個自媒體賬號粉絲量達到一定數量必然帶來經濟效益,具有財產屬性,因此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然而,兩個自媒體賬號的注冊和經營都是由小帥負責,具有較強的人身歸屬性,故在財產分割上應當采取賬號歸小帥單獨所有、補償一定金額給小美的方式為宜。至于兩個賬號的價值,可以由雙方自行協商,協商不成可委托專業機構進行評估。
經過法官的釋法說理,雙方同意上述分割原則,并自行協商了賬號價值,并達成了調解方案。
法官說法
互聯網時代創造出了與現實世界同具財產價值的網絡虛擬財產,且形式越來越多樣化。涉網絡虛擬財產分割的離婚糾紛也不斷涌現,成為家事法官必須明確裁判規則的問題。當前,關于虛擬財產的法律規定見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條:法律對數據、網絡虛擬財產的保護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網絡空間是虛擬的,但帶來的經濟價值卻是真實的,例如關注量大的微信公眾號、抖音號、快手號等自媒體賬號,能通過平臺流量收入、廣告引流、商品出售、直播受賞等方式帶來利潤。本案中,自媒體賬號雖由個人注冊和運營,但并不能否定其系夫妻共同財產的性質。
自媒體賬號的運營往往具有較強的人身屬性,為不減損其價值,分割時采取將之歸注冊及運營人所有而由其向另一方補償的方案為宜。同時,由于自媒體的經濟價值往往取決于經營者本身和市場行情,裁判實務中尚缺乏統一的網絡虛擬財產價值認定標準,還需在司法實踐中進一步探索。本案中,法院主持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從而快速、平穩地解決了離婚夫妻分割自媒體賬號的爭議。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