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市、區黨代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市創新驅動暨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主要任務目標,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根據《洛陽市文旅文創融合發展行動計劃》,制定澗西區文旅文創融合發展工作落實方案。
一、發展目標
到2023年,澗西工業遺產文旅品牌體系基本建立,在全市文旅系統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中走在前列,助力洛陽市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國際人文交往中心。積極融入黃河文化公園洛陽片區、隋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中心等一批黃河文化地標建設中,參與創建國家級河洛文化生態保護區、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東亞文化之都。全區旅游收入占全市的比重達到5%,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80億元。
到 2025 年,澗西工業遺產文旅品牌建設效果顯著,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文旅工作形成澗西特色,在洛陽市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國際人文交往中心中發揮重要作用。建成工業文化遺產保護示范區,創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河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全區旅游收入占全市的比重達到10%,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100億元。
二、重點任務
圍繞市場需求,突出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充分發掘利用澗西區厚重獨特的工業文化、紅色文化,落實“八大行動”,扎實推動文旅文創融合各項工作落地見效。
(一)實施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行動
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高水平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創新,賦予文化遺產更強大的生命力。
1.推進澗西工業遺產和蘇式建筑保護展示利用工程。開展《洛陽市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規劃》編制工作,梳理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資源,建立資源信息庫,突顯資源價值基礎,明確保護利用原則,探索傳承弘揚路徑,形成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表達體系。實施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澗西蘇式建筑群(十號街坊)修繕保護工程,同時完善二號、十號、十一號街坊文物消防系統,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力度,優化街坊內居民生活環境。(區文旅局牽頭,區住建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澗西分局,各相關辦事處配合)
2.推動各類博物館建設。推動洛陽工業博物館建設,依托洛耐廠區工業遺產,在對原址建筑、場地和設施進行適當的修整和完善的基礎上,完整系統地闡釋、展示洛陽工業遺產的原始風貌和歷史文化價值,全面展現洛陽70余年以來的工業化建設歷程。充分發揮鐵軍博物館紅色基因庫的作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舉辦革命文物展陳等系列主題活動,用革命文物資源講好中國故事,傳承弘揚好紅色基因。支持轄區行業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建設,鼓勵各大廠礦企業建設廠史館、人物事跡館、產品展覽館,與工業博物館聯動,形成總分館體系。(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牽頭,區工信局,各相關辦事處配合)
3.豐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內涵。深化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積極參與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建立健全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工作體制機制,探索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歷史建筑以及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路徑。(區文旅局牽頭,區住建局、區工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澗西分局,各辦事處配合)
4.強化非物質文化資源活態傳承。加大非遺保護傳承力度,規范制定《澗西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認定辦法》,鼓勵符合要求的各類傳統技藝申報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支持非遺傳承人面向社會,尤其面向學生講述非遺故事,展示非遺技藝,舉辦“非遺進校園”、“非遺進社區”等活動。(區文旅局牽頭,各辦事處配合)
(二)實施文化旅游品牌創塑行動
圍繞“行走洛陽、讀懂歷史”文化品牌,高質量推進澗西工業遺產品牌建設,提升城市風貌,塑造全域旅游主題形象,賦予文旅產業更核心的競爭力。
5.打好“工業遺產”牌。以工業文化遺產保護為基礎,挖掘工業文化遺產核心價值,通過主旋律藝術表達,積極發揮焦裕祿精神、“信念的力量”等紅色精神和紅色旅游資源的宣傳教育功能,活化“東方紅”、洛銅、洛礦等工業IP。
推動洛陽工業博物館建設,鼓勵各大廠礦企業挖掘紅色工業文化資源,建設企業館暨工業博物館分館,加快中鋼洛耐“重走長征路”VR技術主題展覽和洛耐企業館建設。支持中信重工將焦裕祿舊居進行回購,利用文保資金對焦裕祿舊居進行修繕,增加展示功能;鼓勵中信重工實施國家工業文化提升保護項目,對一金工、二金工車間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將中信辦公大樓恢復為蘇式建筑風貌,并與廠區內焦裕祿精神教育展覽館的參觀學習活動進行聯動,生動展示焦裕祿精神在洛礦的場景。
盤活老舊廠房閑置資源,打造工業文化旅游場域載體,開展好SoReal電競樂園項目,探索老舊工業廠房再利用的新路徑;推進洛銅36號街坊改造利用項目,將其建設成河南新型文創高地、青年友好型國際創造社區;抓好洛耐、洛軸整體搬遷帶來的發展機遇,重點對中鋼洛耐整體搬遷后的廠房進行改造提升,容納信念的力量展覽、中央黨校重走長征路學習教育館、156工業展陳館、紅色基因傳承劇場、工業干部實踐館、配套住宿酒店及其他配套設施??茖W謀劃洛軸科技產業社區,布局公共文化服務配套,打造文化娛樂消費場景,形成青年友好型社區,保護洛軸核心工業遺產,協同企業建設洛軸廠史館。
對照《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規范與評價》,支持一拖、中鋼洛耐、中信重工等利用工業遺產,開發澗西區獨創性強、主題鮮明、內容豐富、特色明顯的工業旅游產品,形成游覽線路、完善標識系統及配套設施,建設具有一定接待容量和質量的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加快推進一拖東方紅研學游營地建設,利用一拖農耕博物館及一拖優質資源,聯動廠區內“東方紅智創空間”,充分發揮工業科普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策劃能充分展示工業生產、工業流程、科技成果、工業遺產的研學旅游產品。(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牽頭,區教體局、區工信局、區發改委、區住建局、區商務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澗西分局,各辦事處配合)
(三)實施文化創意產業提振行動
強化創意驅動、美學引領、藝術點亮、科技賦能,高標準打造文旅產業新內核,搶占融合發展“新風口”,賦予文旅產業更豐富的創造力。
6.鞏固提升特色文創產業。積極探索文化文物資源與新技術新應用的跨界融合,做大做強工藝美術、精品演藝、實景游戲、數字文博等文創產業,打造具有澗西特色的文創產品。加快博物館、非遺等文創產品開發,打造青年文創人才匯聚高地。做優做強“洛銅金像”“洛陽祥和武皇牡丹”“王書品金屬錘鍛工藝”等品牌,提供產品文化對外交流學習平臺,不斷提高文創設計、生產和銷售能力。(區文旅局牽頭,區工信局、區商務局,各辦事處配合)
7.大力發展新興文創產業。推動廣州市場步行街笑場喜劇盡快開業,扶持脫口秀、小劇場、劇本殺、密室逃脫等文旅新業態規范經營,聯合運營,圍繞洛陽澗西文化元素創作出青年人喜愛的沉浸式文創產品,在我區形成沉浸式文創作品創作、展示、輸出的完整產業鏈。以SoReal電競樂園項目為依托,配合洛陽市承辦大型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扶持電競產業,加快培育數字文創。(區文旅局牽頭,區委宣傳部、區教體局,各辦事處配合)
(四)實施新型文旅業態培育行動
堅持創新引領,高質量推進全鏈條文旅業態復合發展,積極推進跨界融合,賦予文旅產業更全面的吸引力。
8.促進文旅多元融合發展。大力發展“文旅+體育”。依托澗河風光帶、洛河風光帶、周山森林公園,培育發展集競賽競技、體育服務、旅游消費為一體的體育旅游,引進健步行走、微型馬拉松、山地自行車賽等體育賽事活動,聯合鄧亞萍基金會,推動群眾性體育活動與市民旅游休閑有機結合,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大力發展紅色旅游,依托中信重工焦裕祿事跡展覽館、中鋼集團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不忘初心,信念永恒——洛耐職工懷念習仲勛同志展覽”等打造知名紅色旅游景區和紅色旅游線路。(區文旅局牽頭,區委宣傳部、區發改委、區教體局、區商務局,各辦事處配合)
9.推進研學旅行產業提升。把立德樹人融入研學旅行各環節,實現研學旅行基地(營地)與研學實踐(勞動)基地(營地)品牌共創、資源共享。支持東方紅農耕博物館研學旅行基地發展,充分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中小學研學旅行實踐基地的示范帶頭作用。依托建設澗西全域紅色工業研學游項目,利用各類工業博物館、文旅園區和澗西區實驗小學等,依托澗西工業、科技、文化、物流等資源及優勢,結合國家大學科技園、科研院所、觀光工廠等特色載體,打造“不忘初心”“崢嶸歲月”等紅色研學旅游線路。打造青銅器博物館研學項目,挖掘青銅文化的歷史、科學價值等,充分發揮鐘鼎青銅器藝術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實現博物館研學實踐育人的目標。(區教體局牽頭,區文旅局,各辦事處配合)
(五)實施鄉村旅游發展提升行動
以富民惠民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因地制宜、特色發展,高標準建設近郊鄉村旅游發展體系,賦予鄉村振興更強勁的牽引力。
10.?以鄉村振興促城市近郊游。深入與宿聯文旅運營團隊的合作,實施三岔口社區鄉村振興文旅項目,打造高品質鄉村生活方式,讓三岔口社區成為河洛農創生活美學目的地,以規范化發展,帶動產業化發展,打造建立鄉村振興樣板示范區、鄉村運營標桿示范區、民宿集群化發展示范區、鄉村產業化發展示范區、文旅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區文旅局牽頭,區發改委、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區農業農村局、區商務局、市自然資源規劃局澗西分局,工農辦配合)
11.?推動田園綜合體和科創綜合體項目建設。邀請同濟大學城市更新研究中心、河南豫謀智業品牌全案策劃機構,對市級鄉村運營示范村進行高規格規劃和運營策劃。辛店街道依托北部山區資源稟賦優勢,加快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一溝一軸四園區”的發展格局。一溝:蓮花池溝域生態經濟示范帶;一軸:北部山區道路兩側對稱發展產業軸;四園區:傳林花谷園、萬邦物流園、千畝農業產業園、林果種植田園綜合體。借助“西苑遺址保護區”歷史文化底蘊,以“西苑貢”注冊創建辛店街道農產品公用品牌商標,以獨有的唐風建筑創建辛店特色農業的LOGO品牌,以“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電商”的黨建聯盟模式引領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地域特色鮮明的三農產品,以洛陽八小景的“龍池金魚”、武則天避暑延長到秋天的“延秋社區”典故、以“高崖寨遺址”、呂溝社區“廟圪瘩”的秦武王舉鼎的歷史典故打造文旅文創旅游線路,確定以“時代田園、西苑凈谷”為主題的發展思路,合理規劃辛店溝域經濟布局,以田園綜合體和科創綜合體項目建設為重點,設立浪漫主題園、花之王國童趣區、鮮花富氧SPA區等項目,同時嵌入各地風情美食、工藝/紀念品、大型游樂設備、高端健康養老等配套產業,帶動溝域經濟發展。繼續推動蓮花池溝域生態經濟示范帶、甘泉河濕地公園建設,發揮近郊區位優勢,以園林綠化、河塘治理改善生態,發展民宿生態休閑游等。(區文旅局、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各街道辦事處、豐李鎮配合)
(六)實施文旅消費促增提效行動
以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提升為引領,順應文旅提質轉型升級新趨勢,為青年人提供優良的社交和消費環境,把客流轉化為消費量,賦予文旅產業更持續的驅動力。
12.打造文旅消費新場景。培育高質量夜間文旅經濟項目,開設夜間城市書房,打造“咖啡香·進書房”品牌,引入藝術夜校文化休閑娛樂體驗。提升廣州市場步行街、東方文創園等文旅消費地標,引進青年消費群體喜愛的說唱、滑板、街舞、飲品市集等潮流文化元素,持續開展文旅促消費活動,促進街區、園區文旅產品服務提質創優。(區文旅局牽頭,區財政局、區商務局,各辦事處配合)
13.培育文旅消費增長點。推動一拖東方紅工業游景區實行淡旺季差異化定價,持續開展“文旅惠民消費季(消費月)”活動,豐富產品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激發消費潛力,提振文旅消費。積極參與河洛文化旅游節、中原國際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河洛文化大集等節會,加大對國潮、國風、國漫等青年主題文旅活動的支持,不斷豐富消費熱點。(區文旅局牽頭,區商務局,各辦事處配合)
14.提升文旅消費數字化。積極促進文旅企業入駐“享游河洛”文旅消費平臺,健全文旅消費大數據管理監測體系,構建文旅行業誠信體系,聯合文旅消費集聚地、商圈、星級賓館等舉辦線上文旅促消費活動。(區文旅局牽頭,區商務局,各辦事處配合)
(七)實施城市宣傳營銷推廣行動
堅持移動優先、視頻為主,創新宣傳載體,加強交互傳播,以年輕人的視角講好“澗西故事”,賦予文旅產業更廣泛的影響力。
15.以青年敘事輸出城市形象。向時代發展靠攏,注重面向青年人策劃實施文旅品牌活動,精準推送傳播,利用當下年輕人聚焦的互聯網平臺,把澗西的文化資源變成可在線傳播的文化形象、文化故事、文化商品。(區委宣傳部牽頭,區文旅局配合)
16.以數字手段提升營銷能力。創新文旅營銷平臺,轉變傳統路徑依賴,將線上傳播與線下體驗相結合,加強與抖音、快手、小紅書等平臺的合作,加快構建澗西文旅視頻營銷矩陣群,推動轄區景區、星級賓館、文旅消費集聚地、商圈、博物館等市場主題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持續發力,穩步提升澗西工業游、紅色游、研學游的影響力,不斷提高澗西旅游熱度和關注度。(區委宣傳部牽頭,區文旅局配合)
(八)實施市場主體培育壯大行動
堅持市場化方向,深化改革盤活存量,強化龍頭做大增量、招商助商激活變量,賦予文旅產業更高效的推動力。
17.引進培育骨干企業。立足文旅資源優勢,圍繞產業短板,針對深圳華僑城集團、深圳華強集團、上海景域驢媽媽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市場化精準招商。建設文旅骨干企業庫,對企業發展重大問題通過“一企一議”服務工作機制專門研究解決,引導骨干企業與中小微企業、創客群體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鼓勵骨干企業以商招商,推動骨干企業做大做優做強。(區文旅局牽頭,區商務局,各辦事處配合)
18.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支持社會力量參與文旅文創投資、運營。聯合河南科技大學,強化文旅文創、工業遺產活化利用等領域深度合作,提供相關領域智庫支持,聘請河科大旅游管理教授,定期到我區開展旅游行業的專業培訓和文旅行業座談會,提升我區文化旅游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依托現有的東方文創園、博藝文創園等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推動要素、產品、服務向園區集中集聚,使之成為文旅產業集聚擴量、拉長鏈條、創意創新的發展載體,推動我區中小微文旅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培育壯大規模以上文旅企業庫。(區文旅局牽頭,各辦事處配合)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推進機制。成立文旅融合發展領導小組,完善協調機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協調解決存在問題,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建立完善考評督導機制,將文旅工作目標納入高質量考核體系,作為考核評價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區委組織部牽頭,區發改委、區文旅局,各辦事處配合)
(二)完善資金保障。將文旅融合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每年列支專項預算,設立文旅產業發展引導資金,出臺產業發展扶持政策,重點用于產業發展引導、項目建設、產品研發、營銷推廣、引客入澗等。積極引導社會資本投資文化旅游產業基礎設施、重點文化旅游項目、文化旅游新業態等方面建設,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支持、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區財政局牽頭,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各辦事處配合)
(三)強化土地保障。對符合規劃的文旅項目及時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在宅基地流轉、二級林地開發和土地確權上給予項目主體更多支持。支持社會力量利用閑置工業廠房、倉儲用房、老建筑等存量資源,發展文旅產業。(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澗西分局牽頭,各辦事處配合)
?。ㄋ模┘訌娙瞬疟U?。實施“文化創意人才扶持計劃”,建立全區文旅融合人才庫,評選“澗西區優秀文旅融合人才”,在“河洛工匠”“勞動模范”等評選上給予支持。定期舉辦文創人才、文藝團體及基層文化專干培訓班,豐富知識,擴寬視野,激發干事創業的熱情。(區委組織部、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區文旅局、區工會,各辦事處配合)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