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廁,大民生。今年來,澗西區市容環境衛生中心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做到“以學促知,以知促行,以行見效”,把黨史學習教育貫穿在工作全過程,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問題,以及長期未能解決的民生歷史遺留問題,務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各項工作,全力推進城區“廁所革命”,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一是“解民之所急”。年初,有市民反映“衡山路衡山雅居大門口南邊一公廁己經建成十幾年了,就因為群眾投訴,一直不能開放,整條路幾公里沒有一個公廁,十分不便,望解決”。環衛中心“解民之所急”,接到訴求后,高度重視,中心領導現場“馬路辦公”,決心徹底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提升改造該公廁過程中,為更好地處理“鄰避效應”,一方面耐心做好周邊群眾思想工作,緩解群眾抵觸情緒,保障工作順利開展。另一方面要求施工人員通過增加設備、增加人員的方式,放棄了休息時間,加班加點趕超進度,確保在牡丹文化節前按時開放,以滿足群眾如廁需要。
二是“解民之所想”。同樂寨村位于澗西區的北郊,居住有村民兩千多人,據當地人介紹,村里原來建的廁所設施簡陋,外墻是一層簡易涂料,地面是水泥地,硬件設施老舊,環境一直較差。環衛中心“解民之所想”,在芳華路南同樂寨村委會西處新建一座Ⅰ類公廁,該公廁在外觀、內部設施、衛生管理等方面全面提檔升級,不但在設計、建設上花了不少心思,力求外觀與周邊環境相協調,而且便民設施齊全化、功能人性化、管理精細化。該公廁設有單獨地下管廊便于維修,可為村民提供更好、更方便的如廁服務,增設“第三衛生間”,配有成人坐便器、兒童馬桶、多功能護理臺、安全抓桿等設施,方便母嬰、殘障人士或協助行動不能自理者使用。
三是“解民之所憂”。澗西區的谷東、谷西兩村周邊有農貿市場、水果批發市場、建材市場等,尤其在每周的谷水會,周邊十里八鄉的農民,市區的一部分市民紛紛來這里趕會,人流量大,但是附近一直沒有公廁,經常被人投訴。環衛中心“解民之所憂”,經現場堪查,實地調研,謀劃在廣文路百姓嘉園小區外圍人行道較寬敞區域選址建造公廁,并充分考慮后期城市拆遷改造,計劃采用裝配式公廁,后期如遇拆遷改造可移動至其它區域放置,節約資金,綠色環保。該公廁建設工期短、成本低,外部整體設計新穎、簡潔,外觀造型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該公廁內部配套設施完善,配備了無障礙設施、置物臺、掛衣鉤、洗手池、烘干機、文明指示標識等便民設施。
小廁所關系大民生,小空間展示大文明。公廁既是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的必備設施,也是體現人文關懷與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今年,澗西區市容環境衛生中心將繼續進行“廁所革命”,新建7座公廁,提升改造10座原有的老舊公廁,完善公廁配套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做好“廁所革命”這件民生實事,讓大家方便更“方便”。
?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