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發通知,公布第二批10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名單,我區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街區名列其中。
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街區集中分布于澗西區中州西路和景華路南北兩側,是“一五”期間我國最集中的工業區之一,由蘇聯援建、帶有明顯蘇式建筑風格的工廠車間、廠房、職工住宅以及各種配套設施等組成。目前,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街區有國務院2013年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為洛陽澗西蘇式建筑群,包含2號、10號、11號街坊,一拖大門、辦公樓、毛主席像及廠前廣場,洛軸廠前廣場、毛主席像,洛銅辦公大樓;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文物保護點24處,包括36號、38號街坊等。
位于我區重慶路二社區的2號街坊,里面的蘇式建筑已被列入工業遺產保護名錄,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和優良的文化傳統,焦裕祿同志也曾經在這里生活過。走在院內,陽光下的蘇式建筑紅得愈發耀眼,剛剛澆過水的各色花朵芬芳吐艷,平坦干凈的道路上見不到雜物,八角飛檐的涼亭前矗立著焦裕祿同志的全身塑像,環境優雅怡人。
20世紀70年代,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街區的蘇式建筑被納入城市規劃和文物保護體系,2009年以來,我區委托規劃編制單位圍繞工業遺產保護、建筑風貌和工業旅游等方面編制了一系列規劃。2011年5月,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街區獲得由文化部、國家文物局頒發的“中國歷史文化名街”榮譽稱號,是目前全國唯一一條入選的工業遺產街區。
近年,我區按照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本著“理性對待、實事求是、以人為本、形式多樣”的理念,確定了“保留經典、集中連片、點線結合、成規模”的保護原則,重點對一帶(以中州路沿線特色歷史風貌保護為內容的保護帶)、三塊(即重點保護2號、10號、11號街坊)、四點(即以洛銅、洛軸、一拖、中信廠前區為核心的的四個歷史風貌節點)進行規劃保護,盡量保存具有重要意義歷史遺存的原物,重點突出歷史信息真實載體的原真性保護和整體風貌特色的完整性保護。
以2號街坊為例,2019年,該小區完成“微改造”。改造后的蘇式建筑,不僅功能和結構得到了提升,還展露了“紅墻青瓦”的新容顏。此后,清理拆除違章建筑物、修建活動廣場、配建養老服務中心、見縫插綠提升綠化種植面積……一系列舉措深受居民歡迎。
作為新中國工業體系初創發展的歷史見證,澗西工業遺產歷史文化街區規劃是我國城市規劃和建設的樣板,得到了國內外城市規劃界的高度評價,被譽為“洛陽模式”。
下一步,我區將按照上級要求,繼續對該區域現有建筑進行保護、利用和更新,實現改善群眾生活環境、街區開發、利用和文物保護的有機統一;通過鼓勵探索新的保護利用模式,激發和提高公眾參與熱情,改善人居環境和生活品質,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形成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利用與城市更新相結合,讓老建筑真正為民所用,恢復新活力。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