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洛陽,千年帝都,除了“文化底蘊深厚”、“牡丹花都”之外,“重工業城市”是她的另一張名片。在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156個工業項目有7個落戶洛陽,這些“共和國長子”,奠定了洛陽重工業基地的基礎,也為洛陽之后數十年的發展烙下了重工業的印記。
? ? 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共和國長子”們隨時代的脈搏跳動、同新中國一同成長。近年來,洛陽市圍繞“五強六新五特”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堅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老工業基地正在煥發勃勃生機。“共和國長子”們的成長之地洛陽市澗西區,積極構建“兩強兩新兩特”現代產業體系,保持著從“逆勢奮進”到“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
? ?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華誕到來之際,為展現洛陽老工業基地近年來的發展風貌,凸顯老工業基地振興的新成績以及在此期間奮斗出的優秀模范人物,東方今報特聯合洛陽市澗西區推出獻禮70周年華誕大型策劃報道之“家國七十年·老工業基地振興三部曲”,講述洛陽老工業基地振興之路,向祖國70周年華誕獻禮!今天推出第一部曲之“政務篇”。
?
核心提示:
? ? 洛陽,一座建立在遺址上的工業城市,在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中,156個工業項目有7個落戶洛陽,奠定了洛陽重工業基地的地位,而這7個工業項目多數落戶澗西區,也因此為澗西貼上了“重工業”標簽。
? ? 時至今日,洛陽通過構建現代產業新格局,再造產業結構新優勢,增強產業發展新動力,為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注入新活力,澗西區緊跟整體部署,持續推陳出新,老工業正在煥新升級。
【轉型發展】 老工業煥發新活力
? ? 一進入洛陽市澗西區,從一磚一瓦、一樹一木中,都能感受到上世紀50年代的激昂氛圍。第一拖拉機制造廠、洛陽軸承廠、洛陽礦山機器廠、洛陽銅加工廠在建設路上一字列隊,澗西人的血脈中流淌著大廠基因。
? ? 1955年10月1日,第一拖拉機廠主廠房動工奠基典禮大會舉行,7萬余人參加典禮。一拖興建的消息隨新華社的電波傳遍全國;1958年7月20日,中國第一臺拖拉機——東方紅54型履帶拖拉機下線,標志著“中國人民耕地不用牛的時代開始了”。
? ? 1958年7月1日,洛陽軸承廠正式投入生產;1960年,首次研制生產航空軸承。
? ? 1958年11月1日,洛陽礦山機器廠開工生產;1969年4月11日,試制成功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第一臺30平方米大型單層共振篩……
? ? 翻看歷史,每一幀都令人振奮。時過境遷,如今的老工業不老,反而煥發了青春活力。
(醫用CT機主軸承在LYC批量投產)
? ? 中信重工工業CT項目完成首臺樣機試制,全面布局無損檢測高端市場;一拖集團成功研發國內首款純電動無人駕駛拖拉機,農機裝備邁入智能制造發展新階段;洛軸LYC高鐵軸承完成80萬公里臺架實驗,實現“復興號”核心部件國產化替代;軸研科技高精度軸承,助力嫦娥四號實現人類首次月背登陸;中鋁洛銅自主研發出國內獨家全流程替代進口新一代引線框架材料,在國內市場保持強勁競爭力……
? ? 產業是率先發展的根基所在。近年來,洛陽市圍繞“五強六新五特”現代產業體系構建,堅持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老工業基地正在煥發勃勃生機。澗西區積極構建“兩強兩新兩特”現代產業體系,始終堅持把壯大實體經濟作為產業轉型發展的堅實根基,保持了從“逆勢奮進”到“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
(洛陽LYC公司自主研制的國內規格最大的剖分軸承成功出口海外)
【持續創新】 打造“智造”新名片
? ? 圍繞“五強六新五特”現代產業體系,澗西區積極構建“兩強兩新兩特”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強先進裝備制造、新材料兩大主導產業,推進機器人及智能制造、電子商務兩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具有顯著優勢的文化、科技服務兩大特色產業,目標是努力將澗西區建設成為創新發展引領區、先進制造業核心區、現代服務業示范區和宜業宜居綠色城區。
? ? 今年一季度,在業內普遍認為農機行業將持續走低的形勢下,“共和國長子”之一的中國一拖,東方紅大輪拖銷量目標同比增三成,尤其是在自動駕駛系統、智能農機管理等先進農機領域的應用,更是取得了新的突破。
? ? 今年4月3日,200臺東方紅LX904自動駕駛拖拉機交付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匯雙利農機合作社舉行。這也是我國集成自動駕駛系統、智能農機管理等先進農機技術的首次大規模應用。這200臺預裝北斗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的東方紅LX904拖拉機,能夠實現精確到2.5厘米的精準作業,單臺拖拉機即可完成從播種、中耕到收獲的全過程自動作業。?
? ? 早在2008年,中國一拖就開始研究和應用拖拉機自動駕駛和工況監測技術。目前,中國一拖已全面完成拖拉機無人駕駛系統的研發,大踏步從“耕地不用牛”邁向“耕地不用人”的新階段,中國一拖全系列拖拉機、收獲機械產品均完成了自動駕駛、工況檢測功能的驗證,并開始在新疆、黑龍江、湖北等區域進行推廣。
? ? 與中國一拖毗鄰的中信重工,也在不斷進軍智能裝備產業,通過跨界經營走上多元化發展的轉型之路。結合市場需求,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研發方向瞄準消防、化工、煤礦、非煤礦山、軍工、電力、市政建設等眾多領域并不斷擴展,現已形成履帶式機器人平臺、巡檢機器人平臺等多種機器人系列產品,多項技術成果填補國內空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 如今,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制造智能化工廠項目(國家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已按計劃建設完成。此外,中信重工正在開展工業CT機項目的研發和產業化,已有多個工業CT機產品獲得“中國首臺”之名。從“制造”到“智造”,坐落在洛陽市澗西區的大廠不斷打造“新名片”。
(中信重工為鍛造石化行業加氫反應器配套的“封頭管板”鍛件)
【推陳出新】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 ? 洛陽科威鎢鉬有限公司是位于澗西區的一家從事鎢鉬精深加工的企業,雖然只有200余名員工,公司面積也小不起眼,但卻是國內甚至國際知名的新材料企業。該公司生產的顯示材料“大鉬管”最長可達3.5米,擁有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我國超長鉬管生產技術的空白,在全球行業排名處于領先地位。
? ? “大鉬管”是洛陽科威鎢鉬有限公司對鉬管靶產品的獨特定義,可用于薄膜太陽能電池鍍膜,也可用于液晶顯示屏產品中。早在2007年時,該公司就看到了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的巨大潛力,投入資金和研發團隊進行產品研制,一直以來專注新型顯示產業的開發,干勁兒十足。今年正專注于高端靶材產品的研發,致力于打破歐洲一家企業對市場的壟斷,成為全球第二家可以生產此類高端靶材的企業。
? ? 還有不少像洛陽科威鎢鉬有限公司這樣的“隱形冠軍”在澗西區存在著,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里注重創新與研發,極具活力和潛力,呈現出快速的發展態勢。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研發的智能手機蓋板檢測儀器迅速占領市場,應用前景廣闊;凱邁(洛陽)機電有限公司在袋泡茶葉包裝設備領域獨領風騷。今年上半年,澗西區幫助凱邁(洛陽)機電有限公司、洛陽科威鎢鉬有限公司、中科慧遠視覺技術(洛陽)有限公司申報了洛陽市“隱形冠軍”(培育)企業。
? ? 結合“兩強兩新兩特”現代產業體系,澗西區正重點打造“百企強區”工程,著力培育100家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對轄區經濟發展具有突出貢獻的企業。積極推動創新政策、創新資源、創新人才向企業集聚,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營造創新氛圍,培育創新形態,釋放創新活力,增強產業轉型升級的內生動力。
?
(中信重工為洛陽地鐵一號線打造“牡丹號”盾構機)
【“三大改造”】 產業更綠色更智能
? ? 2017年以來,河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發揮優勢打好四張牌”的囑托,把實施“三大改造”作為推動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所謂“三大改造”,即綠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和企業技術改造。
? ? 今年洛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顯示,要加大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力度,支持5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三大改造”,抓好276個重點改造項目,全年完成投資291億元以上。
? ? 近年來,澗西區認真落實省、市關于實施“三大改造”的決策部署,緊盯重點行業分類推進、重點企業示范引領、重點項目領導分包,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18年,澗西區41家規模以上企業共實施“三大改造”項目45個,開展“三大改造”企業數量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的67%。
? ? 在綠色化改造方面,澗西區積極引導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中信重工、中鋁洛銅、一拖集團、奕升鑄鋼、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中實重機六家企業先后完成了自愿性清潔生產審核;中信重工的尾礦綜合利用超細粉磨裝備等申報了國家重大技術環保裝備;中鋼耐研院獲批省級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第三方機構。
? ? 在智能化改造方面,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重裝智能加工車間、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柴油機智能裝配一車間智能車間申報省級智能車間;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型輪式拖拉機智能工廠獲批河南省智能工廠(離散型);一拖集團智能農機創新中心成為首家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軸研科技的河南省軸承創新中心、中鋼耐研院的河南省先進耐火材料創新中心、中信重工的河南省礦山智能裝備及工藝技術創新中心已成功申報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培育企業。
? ? 在技術改造方面,澗西區著力推動企業廣泛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促進產品、質量、品牌和效益的提升。2018年,先后完成技術改造總投資18.5億元,LYC軸承中標國家工業強基工程,中信重工對大型磨機、大型破碎機、大型輥壓機、大型攪拌磨等6大具有國際水平的核心產品進行了技術升級改造,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礦業裝備已覆蓋澳洲、北美、南美、歐洲等高端市場。
? ? 今年上半年,澗西區共有“三大改造”重點項目24個,已完成投資9.023億元,完成全年計劃投資的54%,所有項目均正常實施中。
【企業上云】 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
? ? 今年6月12日,“1 N”工業互聯網平臺專題對接沙龍在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舉辦,一拖集團的精準農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中鋼洛耐院的耐火材料工業大數據服務平臺、中信重工的中國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中色科技的有色金屬加工工業技術服務平臺的相關負責人聚在一起交流平臺信息,共同探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發展之路。
? ? 針對目前工業制造業現狀及問題,澗西區打造了全國首家綜合性工業互聯網平臺——中原智造工業共享云平臺。該平臺能助力我省相關產業從單一的傳統制造業產能,向匯聚的云端共享產能轉型及企業協同創新能力提升。自平臺上線以來,已累計注冊企業2500家,1087臺(套)設備上線“設備地圖”,60余家機構洽談合作,平臺沉淀工藝資源512個,工業APP220個,工藝文獻180個,解決方案160個,目前已承辦7場線下工藝共享活動,6場工藝解決方案專場對接活動,創造經濟價值150余萬元。
? ? 此前,一拖集團的“東方紅農業裝備電子商務平臺”、中信重工的“礦山裝備工業互聯網平臺”、中色科技的“有色金屬加工工業技術服務平臺”和河南科融科技的“工業融創共享云平臺”獲得2018年國家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認證,成為洛陽市企業云平臺的代表。
? ? 今年,澗西區提出加快“互聯網 ”與經濟創新融合,搭建“創新研發共享、工業品交易、工藝創新交流、管理共享、資金共享”等五大平臺。重點支持中原制造工業共享云平臺與中信、一拖等大企業院所自有平臺融合共享、開放共贏。積極引導中色科技、中鋼洛耐、洛軸LYC、軸研科技等互聯網平臺建設,著力構建一批全鏈條、無分割、高效率的新經濟業態。
(中國一拖具有領先科技水平的大輪拖下線)
【創新服務】 產銷對接成效顯著
? ? “1 N”工業互聯網平臺專題對接沙龍的舉辦,也是澗西區加快推進企業交流合作,深化產銷對接的一個縮影。
? ? 為更好地服務企業,澗西區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創造性地在企業中開展“一刊一網一沙龍”服務機制,定期推出《澗西區企業產品(技術)供需名錄》、積極對接洛陽市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利用網絡平臺快捷、方便、開放的特點,將企業供求信息同步在網上發布,進一步拓寬信息傳播渠道,幫助企業挖掘潛在客戶。為確保服務精準化,澗西區積極推行“保姆式”“店小二”服務,以高品質的營商環境支撐高質量的經濟發展。
? ? 澗西區還不定期、分行業組織專題產銷對接沙龍活動,實現企業互采互購、抱團發展。通過加強企業間的交流合作,促成了洛陽LYC軸承分別與中信重工、一拖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建立了企業高層和管理層定期互訪制度,三家企業在進口軸承國產化、技術強化公關及高技術含量軸承開發等方面開展了多層次的技術合作。其他企業也積極開展信息交流活動,相互通報最新的技術、經濟信息,加強合作,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 ? 通過強服務、搞活動、搭平臺,澗西區產銷對接工作成效顯著。截至今年3月,轄區企業達成產銷合作195項,達成合作金額超10億元,幫助企業申報補助資金128萬余元。
? ? 在洛陽加快老工業基地振興和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的當前,澗西區將圍繞“創新發展、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圍繞全面深化“9 2”工作布局,積極培育發展新興產業,為洛陽制造業實現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擔當。
Copyright ? 2015-2025 洛陽市澗西區人民政府 版權所有
網站標識碼:4103050003
網站聯系電話:0379-64823389 地址:洛陽市澗西區西苑路12號